每年四月的米蘭國際家具展,就像設計圈的奧斯卡,全球最有創意的腦袋、最會說故事的椅子、沙發等家具,全都聚在這座設計之都閃閃發光。今年特別不一樣,我們發現它們不只是「好看」那麼簡單,而是連「怎麼坐」、「怎麼放」、「怎麼讓人想多看一眼」都變得有戲。
這次,我們從上百件新品以及經典作品中,精選出 17 款最吸睛、設計語言最有意思的家具,有的是一張極簡雕塑美學的椅子,有的是像花一樣開的沙發,還有的是經典、過了幾十年依然耐看的再版扶手椅,都能讓你的居家環境煥發全新活力,一起了解每一件作品的獨到亮點吧~



01、BLOCCO stool by Naoto Fukasawa | PLANK
這張看起來像是一塊整木雕出來的小凳,其實暗藏玄機,所有連接細節都巧妙隱藏,用「看不到連接處」的方式設計這張椅子,金屬腳踏環巧妙卡在木腿凹槽中,連一顆螺絲都看不到,兼具穩固與方便搬移的小凹槽設計,既美觀又實用。
02、SOL by Konstantin Grcic | PLANK
以實木灰樺為主結構,溫潤中透著設計師的克制美學,幾何線條簡潔有力,椅背微彎、椅腳方正俐落,整體外型簡單大方卻不失舒適感,成為現代家居中低調又質感十足的坐具。
03、Hortensia Armchair by Andrés Reisinger & Júlia Esqué | Moooi
坐進去像掉進一朵花裡!這張靠 30,000 片雷射切割花瓣布料拼成的繡球花椅,早就紅遍社群。今年它推出了全新 Bouclé 版本,質地柔軟又耐用,坐進去的那一刻,真的有一種被花包圍的療癒感。
04、Aldora by Cristina Celestino | Moooi
靈感來自馬蹄蓮的優雅姿態,背靠像是一道優雅展開的花瓣,帶有女性柔美的雕塑感,完美呈現義式奢華與品味,擺在空間裡,整個氣質都不一樣了。
05、Planta by Yonoh | Sancal
Planta 把熱帶植物的柔軟線條,轉化成一組可辦公、可居家的扶手椅,打造出流線型柔和感,寬大椅背和自然延伸的扶手,帶來溫暖舒適的坐感。
06、Vesta by Studiopepe | Sancal
用柔和圓潤的造型語言打破空間生硬感,模組化設計讓你想怎麼搭就怎麼搭,讓居家佈局靈活多變。
07、Totem by Sylvain Willenz | Sancal
以意想不到的雕塑曲線打破傳統,極簡曲線做出超強存在感,纖細桌腳與大膽的曲面設計,打破了對「小家具=配角」的想像。放在客廳、臥室角落,立刻多了幾分設計感。
08、Link by Raw Color | Sancal
鏈條般的曲線結構,看起來像是一串藝術感十足的彩色鍊條,有趣的絨面及摺皺細節讓你玩味無限,無論擺在哪裡都是話題中心。
09、Vega by Jasper Morrison | Artifort
以圓形靠墊搭配優雅金屬骨架,打造一款極簡卻極具彈性的座椅,不只多種顏色選擇,連底座也能客製變換,輕鬆融入多種室內環境,從公共休息區到家中聚會空間都適用。
10、Tulip F550 by Pierre Paulin | Artifort
從 60 年代就風靡全球的經典款,流線型造型就好像盛開的郁金香,厚實泡棉保證極致舒適坐感,一坐下去就不想起來,兼具藝術感與人體工學,永不退流行的現代經典。
11、Some of Us by Gaetano Pesce | Meritalia
以獨創樹脂與聚氨酯混合材質,打造出不對稱、帶點隨性,但又充滿生命力的燈具造型,搭配鮮豔色彩、有機流暢線條以及逗趣的模樣,瞬間有了情緒與性格。
12、Senzafine by Gaetano Pesce | Meritalia
從連續擠壓的聚氨酯線條中誕生,形成柔軟環狀設計、獨特外觀和舒適坐感,成為居家空間中的藝術焦點。
13、Morphologica by Misha Kahn | Meritalia
由 12 塊不規則泡棉塊拼成的形體,像是拼貼藝術作品,也像動畫世界中的家具,色彩碰撞、材質混搭,仍然有一種奇異的協調感。
14、Poodle EC by Anna Herrmann & Alexander Lervik | Johanson
以柔和圓潤的造型展現現代感,既俐落又帶點童趣,輕鬆化解嚴肅的現代風格,成為家中不可忽視的一筆亮色。
15、Ancora by Ronan Bouroullec | Magis
混凝土材質搭配幾何比例,極簡卻極具雕塑感的造型,展現 Ronan Bouroullec 一貫的詩意極簡風。
16、Bishop by Konstantic Grcic | Magis
採用 1 毫米厚鋼板經過激光切割與焊接,拋光讓它表面像鏡面般發亮,透著絲絲微妙地光暈,是現代空間的不二選擇。
17、Squash by Paul Cocksedge | Magis
這不只是一面鏡子,而是對形狀與材質極限的一次探索,以黑色金屬邊框爲特色,體塊之間碰撞下形成的光影藝術,讓平凡物件瞬間充滿生命力。
撰文:Lee Khe Ying
點擊觀看影片:
延伸閲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