隈研吾(Kengo Kuma)這位以東京奧運主場館「新國立競技場」、矗立於蘇格蘭海港,充滿力量與細膩紋理的「V&A Dundee 博物館」而享譽國際的日本建築師,他的作品,不喧嘩、不張揚,卻能在瞬間,帶來一種撫慰人心的安定感。
在 2024 設計營商週(BODW)現場,隈研吾與《CreativeHomex》的深度專訪裡,分享了他對天然材料在未來建築中的角色見解,並談到在 AI 浪潮之下,設計師該如何自處以及,為何「小」會成為設計的永恆命題。
Q:您如何看待天然材料在未來建築中所扮演的角色?
隈研吾:在 21 世紀,我們仍需使用混凝土與鋼材,這些材料在結構上非常有效率。但我希望能讓木材不只用於外層包覆,而是回到建築的結構與地基。
隨著新技術的發展,這已經變得可行。目前我也對更「柔軟」的材料感興趣,比如碳纖維(Carbon Fibre)。原因無他,它比鋼輕得多,能帶來全新的建築語言與設計可能。
Q:您如何看待建築設計與工業設計之間的關係?
隈研吾:我熱愛工業設計,因為我喜歡「小」的事物。摩天大樓對人類來說太龐大了,最早時期的人類都生活在洞穴、森林那樣的小空間中。設計小型物件,也能讓我們重新思考「如何與細節共處」。「小」並不是限制,而是一種尺度的轉換,也許正是未來設計的關鍵。
Q:您認為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建築與設計產業?
隈研吾:無可否認的是 AI 可以提出許多解決方案,而我們作爲人類的任務是從中擇其一。只要確保人能掌握 AI,而不是被 AI 掌控,在我看來它就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工具。我們目前正在為 2025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構思「AI 與木材」的結合,探索科技與自然如何共構新的設計思維。
Q:您對年輕建築人有什麼建議?
隈研吾:現在人口下降、經濟放緩,AI 將可能帶來新的社會模式,而年輕一代將是引領這個方向的主力。但同時,他們應該從過往的歷史中學習,尤其是亞洲的歷史,因爲它比歐洲歷史要更淵源悠長,自然也蘊藏著無數個可用於現今的設計啟示。
Q:您認為全球能從日本建築中學到什麼?
隈研吾:日本土地不大,資源也有限。在這樣的條件下,我們學會了創造「親密的小空間」。20 世紀的主題是「大」,充斥著鱗次櫛比的高樓或寬敞空間。但進入永續時代,「小」反而能帶給我們新的生活靈感。日本的設計哲學提醒我們,縮小尺度,反而能擁抱更深的生活品質。
撰文:Lee Khe Ying
點擊觀看影片:





















